基督帶來的復和
近年來,有關以巴衝突的消息常見於新聞報道上,世界各國不僅密切關注兩地的事態發展,並積極以各種方式參與緩和雙方的衝突,盼望能促成和平,止息戰爭。近日有機會與一眾年青人觀看一部關於加沙邊境恐怖襲擊的紀錄片,影片中暴力場面震撼了我們,亦使我深感兩地實現和平的艱難,繼而促使我開始反思「復和」這個主題。然而,本文並無批判誰對誰錯的意欲,始終兩地衝突存着複雜的歷史及政治議題,只期望藉由這樣的反思,幫助我們再思基督宗教所講的復和。
當我們談及「復和」之先,必須理解衝突的根源,就是罪。隨著罪進入世界使人墜落,人變得「自我中心」,不論在個人或群體層面,也變得自私自利轉向為自己。而人亦開始試圖置自己於世界中心、僭越人與神、人與人之間的界限,繼而要求他人、主宰他人。而在界限模糊世界中,縱然在新聞上可看到,各國以不同的方式推動兩地止息衝突,例如鼓勵雙方以停火作談判、推行兩國方案、法律制裁等,但兩地的人也因不同的考量,而對此政治解決方案感失望及不憤,未能有效促成和解、復和。
然而,真正的復和是始於耶穌基督,因基督透過十字架上被殺的救贖行動,代替人承擔了罪的重擔,使人能與神得享真正的復和。而這份人與神關係上的復和,亦體現於人與人在關係上的復和,因人先與神復和,繼而與人、與世界復和。按德國神學家潘霍華(Dietrich Bonhoeffer)所指,因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成為人與神、人與人的中介,站在雙方的中間,使雙方重新建界線,並彼此連結,從而能藉基督以合宜的方式看待對方。在保羅的以弗所書二章中,亦有提及有關基督帶來復和的工作,當時他正處理猶太人與外邦人之間,因民族宗教而生隔閡。保羅強調因著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工作,已解決了民族間的敵意,不再以舊有的潔淨觀念看待彼此,拆了雙方隔繼的牆,藉著祂的行動使兩個群體同歸於一。然而,這個同歸於一的群體,並非指外邦人納入猶太人,或猶太人歸入外邦之中,而是成為一個新的群體,一個在基督裏屬神的群體。不過,這裏神並非要我們否定自身的身份、文化及歷史,消除各人獨特性及多樣性,而是要在這一種多元下,體現因基督而得的合一。在聖靈的工作下,我們的身份背景同樣重要,但我們不再是自我中心地單顧自己、麻木不仁,而是因知道自身的決定會為對方帶來影響,繼而願意仿效基督那份為他人的生命,在生活中促成復和,帶來和平,彼此和睦相處。
面對以巴衝突這般複雜且深具歷史背景的復和議題,我們身處遠方,難以直接參與緩和或推動復和的工作,只能深盼上主按祂的心意時間,在兩地之間促成真正的和平,結束多年的衝突和戰爭。然而,我們作為跟隨基督的門徒,在日常生活中同樣不可避免地面對各種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與衝突。願我們以基督為榜樣,在身邊的群體中積極促成和平,並時常謹記耶穌基督的救贖正是為我們帶來與神、與人及與世界真正復和的唯一路徑。願我們成為和平的締造者,在這破碎的世界、在充滿暴力仇恨的社會中彰顯基督的大愛。正如哥林多後書5章18節所說:「一切都是出於神;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,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使命賜給我們」,願我們承擔這職分,成為帶來和平與復和的使者。